据昨天公布的《北京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统计显示,2013年,总部企业及在京下属分支机构3937家,拥有资产82.7万亿元,占全市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量的67.7%;实现利润1.8万亿元,占全市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的89%;吸纳从业人员309.8万人,占全市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27.9%。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吴万标表示,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发展总部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总部企业充分利用首都在区位、人才、科技、信息、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突出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初步形成了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总部经济也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以及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规模和效益提升明显
包括中关村[-2.63% 资金 研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融街[0.26% 资金 研报]、北京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和奥林匹克中心区,北京市拥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
普查结果显示,2013年,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共有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6.3万个,比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简称“二经普”)增加2.8万个,增长78.3%;从业人员322.8万人,比二经普增加140万人,增长76.6%。
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拥有资产56.9万亿元,比二经普增加33.1万亿元,增长1.4倍;实现收入5.3万亿元,比二经普增加3.2万亿元,增长1.5倍。
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增长
数据同时显示,近年来,全市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科技产出水平,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增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2013年,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中,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4028个;营业收入1047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