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飞虎网——全球企业招商平台!
我有项目想找资金
免费发布商机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 行业资讯 => 反垄断奥迪或被罚上亿元 > 详情

反垄断奥迪或被罚上亿元

发布时间:2014/12/24 16:40:00 浏览次数:
反垄断奥迪或被罚上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相关行业协会人士处了解,面对不断施压的反垄断调查,加之发改委并未认可初次小幅度的价格下调,导致第二次下调价格。
 
    截至记者发稿,奔驰、克莱斯勒方面并未给予任何回复。
 
    垄断调查持续发酵/
 
    除了奔驰,其他品牌也相应进行了调价。
 
    7月底,捷豹路虎(中国)发布官方消息称,8月1日起下调包括路虎揽胜在内的三款车型的价格,平均下降幅度为20万元。
 
    随后,一汽-大众奥迪宣布于8月1日起下调原装备件的价格,平均降价幅度达到20%,以奥迪在华最畅销车型A6L为例,调价之后,该车型零整比从411%降至291%。
 
    8月5日,克莱斯勒中国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也发布消息称,将降低部分零部件和产品的价格。
 
    此番反垄断调查几乎涉及所有在华跨国汽车公司。一位宝马(中国)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此前在发改委针对反垄断调查约谈的企业中,宝马也是其中之一。”
 
    或倒逼销售管理办法修订/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指出,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制订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规划,包括网点布局方案、网络建设进度、建店标准、软件及硬件标准、售后服务标准等。
 
    “发改委能够干预的垄断行为包括产品价格垄断,而汽车企业垄断零部件供应体系、限制跨区域销售等行为并不在其管辖之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
 
    对此,沈进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办法》只是一个部门规章,但是《反垄断法》则是国家层面的法律。”因此,目前汽车行业的各个主管部门,开始逐一破除各个环节垄断行为的相关规定。
 
    例如,交通部发布了《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计划通过鼓励原厂配件进入独立售后市场的方式,打破汽车生产企业对零部件领域的垄断;国家质检总局也在酝酿出台将非中规车纳入“汽车三包”的相关政策,如果这一政策出台,汽车企业“总经销商”的垄断地位或将被撼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也于日前发布《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将停止对汽车总经销商和品牌授权经销商的备案。
 
    这一系列政策的调整,都与目前汽车流通领域执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位合资品牌的汽车厂商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汽车行业存在垄断的根源是《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规定的汽车销售的授权管理制度,该制度赋予了汽车厂家在这一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因此,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要想对汽车厂商手中的权力加以约束,并维护汽车市场的公平竞争,需要对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责任编辑:张娣


留言列表

没有相关留言...

关于我们 | 用户注册条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申明 | 意见投诉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