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拉蒂公司于1914年12月1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成立。从此,玛莎拉蒂就一直在跑车的文化及开发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近一个世纪的拼搏中,玛莎拉蒂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时期,在公路和赛道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在此过程中历练出了鲜明的公司品质和个性。
玛莎拉蒂7兄弟出生于Voghera,父亲Rodolfo是火车司机,母亲是Carolina Losi。除Mario外,玛莎拉蒂兄弟都从事汽车工程、设计和生产方面工作。Mario是画家,据推测,正是他创作了公司的三叉戟商标,其设计借鉴了博洛尼亚三叉戟广场的海神尼普顿雕像。
第一个涉足发动机领域的是卡洛,他在米兰附近Affori的自行车厂工作。卡洛为Carcano脚踏车配备了自己设计的发动机,并骑着它参加了赛车比赛,结果获胜几场,并在1900年创造了50公里/小时(31英里/小时)的速度纪录。1901年Carcano倒闭,卡洛转投菲亚特;并于1903年来到sotta schini,担任机械和测试驾驶员。在他的帮助下,Isotta雇用了他弟弟阿尔菲力,尽管当时后者只有16岁。卡洛在29岁时去世,其职业生涯短暂但不失辉煌。
阿尔菲力与卡洛一样个性外向,同样具备技术师和驾驶员的技术,因此很快继承了卡洛的事业。1914年,他在博洛尼亚老城中心的Via dé Pepoli租得一处办公场所,随后这里成为了Società Anonima Officine Alfieri Maserati的第一个总部。
战后,公司从Via dé Pepoli迁到位于博洛尼亚郊区的新办公地点。玛莎拉蒂兄弟的主要工作仍然是调试Isotta Fraschini车,但他们也从事其他和法拉利相关的工作。Diatto向他提供了为公司设计汽车的机会,甚至让他驾驶公司的车辆参赛。不幸的是,在包揽圣塞瓦斯蒂安大奖赛后,因用3升发动机取代2升发动机,他被禁赛5年,即使当时他已退休。但数月之后,该处罚得以取消。
在比赛之外的闲暇时间,阿尔菲力就埋身于生产车间。离开Diatto之后,他在1926年制造出了Tipo 26,这是第一辆纯粹的玛莎拉蒂车,也是第一辆带有三叉戟标志的跑车。Tipo 26首次登场参加Targa Florio耐力赛就独领风骚,车手正是阿尔菲力·玛莎拉蒂本人。获得Targa Florio大赛第三名后,阿尔菲力于1927年驾驶Tipo 26B参加Messina杯大赛时发生了严重事故。即使失去了这员大将,玛莎拉蒂仍然获得意大利制造商冠军。1929年,巴克宁·波尔扎奇尼驾驶搭载16汽缸发动机的V4跑车在克雷莫纳首次参加意大利Grand Prix大赛就表现出色,以246.069公里的时速创造了世界C级时速记录(行驶距离大于10公里)。
V4创造的纪录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形象,保证了资金的大量涌入,让公司及各项活动得以拓展。1930年,波尔扎奇尼驾驶V4在黎波里为玛莎拉蒂首次赢得大奖赛冠军。1931年,阿尔菲力·玛莎拉蒂的绝作4CTR和前轮驱动的8C2500问世,不久以后他即于1932年3月3日与世长辞。玛莎拉蒂兄弟并没因阿尔菲力的去世而一蹶不振。玛莎拉蒂的赛事激烈而成功,8缸3升发动机亦研制成功。公司在国内小型赛事上屡有斩获,这让玛莎拉蒂兄弟们开始将精力集中在这个领域。1936年,玛莎拉蒂兄弟在Gino Rovere结识的一位赞助商向公司投入了大笔资金,并任命自己的亲信尼诺·法里纳为公司董事长。6CM问世后,玛莎拉蒂在小型车领域获得了竞争优势。
1937年,玛莎拉蒂兄弟将公司股份出售给摩德纳的奥斯家族。公司从博洛尼亚迁回到了如今位于摩德纳Ciro Menotti大街历史悠久的总部。埃内斯特已经设计出了4CL和8CL发动机,它们在20世纪30年代晚期的玛莎拉蒂跑车上得到了应用。1948年前,玛莎拉蒂兄弟一直在摩德纳担任首席工程师。
二战期间,玛莎拉蒂对产品进行了相应地调整,开始生产机床、电气配件、火花塞和电动汽车,但在战后很快回归了正轨,并推出了全新的GT车A6 1500。之后玛莎拉蒂又取得了数场胜利,但随后阿尔法.罗密欧和法拉利的强势崛起令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步履维艰。1953年,乔克诺·克罗布担任首席工程师并改进了A6GCM。尽管公司于同年宣布正式退出比赛,但从未完全退出赛车生产领域。
1968年爆出了一则重大新闻,雪铁龙买断了奥斯家族的全部股份,尽管阿道夫·奥斯仍然担任公司的名誉董事长。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的石油危机给公司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公司依然引进了博通(Bertone)车身的Quattroporte II原型和Merak SS。形势继续恶化,5月23日,雪铁龙宣布玛莎拉蒂进入清算(该法国汽车生产商已与标致签署协议,对玛莎拉蒂失去了兴趣)。行业协会、地方以及省理事会联合施压,成功说服政府介入,由GEPI接管玛莎拉蒂,后者才逃过了倒闭厄运。
根据一份1975年8月8日签署的协议,Benelli公司和Alejandro De Tomaso收购了玛莎拉蒂的大部分股份,Alejandro De Tomaso担任总经理。这位阿根廷前赛车手曾代表玛莎拉蒂参加过比赛。尽管困难仍在,但公司在De Tomaso的领导下渐渐有了起色,并在1976年推出了两款新车:Kyalami和Giugiaro设计的Quattroporte III,此前这两款车曾在都灵车展亮相。到年底,公司的产量已实现了大幅增长。
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了新款车Biturbo,价格相对较低,但性能出色:这款车拥有30多种不同款式、如轿跑车、四门轿车以及spyder等车型。菲亚特汽车公司于1993年购买了玛莎拉蒂的全部股份,这堪称是公司的转折点。一年后,玛莎拉蒂在归入菲亚特后首次推出了新款汽车:Quattroporte总裁系列。1997年7月1日,菲亚特将玛莎拉蒂售予了法拉利,从此公司迎来了新的纪元。那年,玛莎拉蒂临时关闭了位于摩德纳Ciro Menotti大街历史悠久的工厂,以安装生产新车3200GT所需的超现代化生产线。这款车在1998年巴黎车展首次亮相,是一款传承了纯正玛莎拉蒂传统的前置发动机GT跑车。Quattroporte Evoluzione亦于同年推出,年产量迅速突破2,000辆。
公司于2000年对营销网络进行了全面重组,扩大了工厂规模,搭建了新的管理办公室,进一步推动了公司革新的步伐。新车Spyder于次年问世,并在法兰克福车展完成了自己的首秀;与此同时,玛莎拉蒂宣布了公司重返北美市场的计划。该决定很快就得到了实施,Coupé在2002年1月的底特律车展上首次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魅力。玛莎拉蒂不仅凭借高档精致的款式重返北美市场,还通过成功杀回赛场。在2003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上,玛莎拉蒂携势不可挡的势头推出了一款新车:玛莎拉蒂Quattroporte总裁系列精英版。这款全新的玛莎拉蒂轿车迅速取得了销售成功,不仅一举囊括多项大奖,还赢得全球客户、读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广泛赞赏。
2005年,玛莎拉蒂创下全球销量5,659辆的记录。公司在2004年的销售表现已然不俗,但2005年依然实现了22.8%的年增长率,这印证了公司于1998年(当年销量仅为518辆)施行的举措之英明。玛莎拉蒂赛车部也取得喜人的成绩。赛车部的非凡表现为玛莎拉蒂赢得了制造商杯,也为维他风(玛莎拉蒂)车队赢得了冠军头衔。玛莎拉蒂在24小时耐力赛中包揽冠亚军的壮举让人久久难忘。Trofeo Light也赢得了诸多荣誉和比赛,荣获了意大利GT3级GT锦标赛的冠军。在巴西和欧洲的单一车型锦标赛上(该赛事在巴西和欧洲分别迎来了第三和第四个年头),玛莎拉蒂同样统治了比赛,令公司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005年初,法拉利将玛莎拉蒂所有权转让给菲亚特,两大品牌由此获得了与阿尔法·罗密欧开展行业和商业协作的重要机会。集团内密切的技术和商业协作为玛莎拉蒂获得行业领先地位提供了巨大助力。同时,玛莎拉蒂也扩大了自己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公司在2007年的非凡业绩表现主要归功于GranTruismo跑车再次带来的不菲利润。
GranTurismo跑车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它具有一流的操控性和动感迷人的驾乘感受,同时乘坐的舒适感亦可圈可点。另外,这款车的精良选材,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可容纳4名成人的宽敞内部空间也令其在同档车型中脱颖而出。这款车迅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成为各大国际媒体关注和褒奖的目标,还登上了无数杂志的封面。玛莎拉蒂不断在各大赛事中取得胜利:2005年获得“制造商杯”冠军,2006年斩获“车队和车手”冠军,2007年又在国际超级跑车锦标赛GT1级赛事中荣获四项桂冠。